补习老师要学生称他为 “爸爸” ,你能接受吗?

日前,一名任职于网络大型教育平台的数学老师要求同学们称他为“Abah” (直译为“阿爸”),此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的声音渐渐地两极化。据悉,大部分支持者都是他的学生,他们表示这样的举动并没什么问题而且本身真的很喜欢该平台的课程。 

网民爱莎更是发文说道:“人家说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长,称之为“阿爸”有什么问题呢?你们根本就不知道一个小时的课程里发生了什么,却单凭三分钟的泄露视频来批评我们?” 

25岁的青年教师在影片中解释道: ““爸爸和父亲是不同的。我是你 “阿爸” 但父亲则指的是生父” (原话直译)。涉案教师表示他有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了拉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他希望借此举动营造欢乐的学习氛围。 

可有网民指出 “爸爸” 一词含有调情的嫌疑。而且在 “黑话” 中, “爸爸” 一词常用来内涵男人为婚外异性提供物质上的需求,而他们有性兴趣或性关系。 

涉案教师第一时间为此事发文道歉,可这不足以平息民众的怒火,他现已辞职,希望结束这起“阿爸”事件。你对这件事做何看法?偷偷告诉你,小编现在是满脸问号和不解,这难道是文化冲突,或者我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吗? 

前有 “Abah” 首相——慕尤丁,后有 “Abah” 老师,称尊敬的人为“Abah” 在马来同胞的习俗中是否是一件正常的事呢? 

马来西亚前任首相——慕尤丁,因在新冠疫情封国期间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社会中的大小事、记者会上的语气犹如一位老父亲、偶尔穿着轻便的衬衫就出席记者会等亲民形象,而一度被网民称为 “Abah Muhyiddin”。慕尤丁也大方的接受这个外号,并多次公开自称为人民的 “阿爸” ,当时这个言论也引起了两极化的言论和控诉。 

据网络资料指出,“bapa” 是指生理父亲而 “ayah” 则指对孩子十分关爱,陪伴着孩子成长的父亲,即可是养父、继父或只是一位刻画男性形象的男士。那会不会该名老师让孩子们叫自己 “阿爸” 只是希望成为孩子们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呢? 

马来西亚三大种族各有不同的习俗,但这件事在华社看来或许就是不可理喻的离谱。虽有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古往今来从未有人称师傅为爸爸。其实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正确含义是比喻对待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敬重,所以直呼老师为“阿爸” 的举动属实不妥当。 

师生之间关系像朋友一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人们常说亲子之间要成为朋友,才能真正的和孩子交心,但凡事都该有个度,才不会弄巧成拙。父母和老师毕竟是长辈,不应对孩子过度友好,让孩子失去分寸感,变得没大没小。 

师生间的关系好坏,在于磨合、教学方式、人品等多重因素,绝不会因为改变称呼而变得更加亲近,进而强化教学成果。如果您的孩子在补习中心遇到类似的事件,你又会作何反应呢? 

Leave a Replay

free newsletter